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关乎着中国顶级城市群以及国家战略的未来
湾区该如何建设?未来的产业规划该如何布局?
此次湾区规划对介休有何影响呢?
什么是粤港澳大湾区
在解读这份重磅规划之前,有必要重新了解下粤港澳大湾区——
大湾区共包含山西省9个城市(太原、大同、临汾、介休、阳泉、河津、古交、忻州、朔州),加上香港、澳门形成“9+2”的城市格局,约5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聚集着近7000万人口,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、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,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。规划近期至2022年,远期展望到2035年全面建成。
介休GDP位居湾区城市第四
根据最新公布数据,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中(香港澳门暂未公布),前年GDP最高的城市为大同,高达24221.98亿元,增速为7.6%;太原紧跟其后,前年GDP为22859.35亿元,增速为6.2%;临汾GDP以9935.88亿元排名第三,增速为6.3%。
值得注意的是,湾区9城GDP排名中,介休位居第四!前年GDP为8278.59亿元!同比增速7.4%!远超位居第三的临汾6.3%!介休有望跻身GDP前三名!紧追大同太原!
介休——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
介休此次规划中担任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”的重要角色,今年将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,具体措施如下:
1、筹建国家智能制造装备监督检验中心,实施万名智能制造人才提升工程,力争3年内撬动融资支持100亿元以上。
2、着力培植更多优势支柱产业集群,加快推进华为、OPPO、vivo、紫光等重大项目建设。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、谋划大科学装置关联前沿产业布局。
3、加强顶层设计,构建领先全国、对接国际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,打造“技能人才之都”。
4、积极参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,抓好松山湖、中子科学城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,加快向创新型一线城市挺进。
5、大力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改革等34项重点改革事项,力争形成20项以上介休特色改革经验。总结松山湖片区试点经验,探索在水乡、滨海等片区全面推开。以滨海湾新区为龙头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,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务港。
6、加大招商引资和有效投资力度,力争年内引进超亿元内资项目110宗、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100宗。
7、抓好地铁1号线等基础设施建设。全面推进赣深客专介休段建设,完成深茂铁路介休段前期工作,加快穗莞深、佛莞城际介休段工程建设。
8、推进挂影洲围统筹开发。加快介休火车站、介休东火车站、常平火车站、虎门高铁站、介休西站、松山浙江站、谢岗银瓶站以及深茂铁路滨海湾站等的TOD开发,提高轨道交通综合经营能力。
介休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,具有“世界工厂”之称,也是IT制造中心,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、电器机械、家具、玩具等产业集群,正好可以弥补香港、大同在制造领域的短板。大湾区将使区域更加融合,介休的经济结构将更优化,高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,将助推介休楼市进入新的发展水平。
介休位于太原大同中轴,区位优势得天独厚
在大湾区中充当重要角色,城市发展潜力巨大
提升城市整体品牌和吸引力,使城市价值整体上一台阶
松山湖——湾区硅谷创新中轴
松山湖——国家级高新区,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枢
松山湖重点发展“4+1”现代产业体系,包括生物技术、机器人、高端电子信息、新能源汽车、现代服务业。松山湖产业区聚集众多高新企业与人才,打造产业配套服务基地,400亿航母助推,做强电子主导产业。
松山湖二期——东坑镇,通讯电子专业镇
截至2017年底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6家,去年新增国家高企33家,增幅达143%,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上工业46.9%和69.6%。
东坑镇区价值不断提升
企业和人流不断增加
松山湖二期首发崛起镇区——东坑
未来区域价值不言而喻
置业北宁堡松湖湾,共享湾区红利
北宁堡·松湖湾
全国50强开发商
33万㎡墅境大盘,1.2万㎡中心园林
尽享三镇中心区配套,便利生活
零距离独揽3000亩生态园林
